
印度的外企杀猪盘面临无猪可杀的境地。
今年前三个月,在印度新增的外企只有一家。这个不是我说的,是印度的企业事务部部长在国会分享的数据。而且不是今年如此。从18年开始,新增的外企470家,撤离的外企550家。这还是在欧美要搞供应链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成绩。
其实,印度搞外企杀猪盘远近皆知。那为什么欧美的政界、媒体、专家还一直鼓吹印度呢?如果我们把中国比作篮球界的乔丹,那么印度就是巴特勒。他们长得太像了。无论是优越的地理位置,还是广袤的土地,以及大量年轻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,都预示着印度将是下一个乔丹。
可是,印度是那种典型的纸面数据很高,但是潜在成本更高的国家。印度的问题在那儿呢?首先,印度没有统一的话事人。当年韩国的浦相制铁想在印度搞一个钢铁厂。建工厂的用地拿了12年都没拿下来。当它搞定政府的时候,没想到印度还特别讲环保。当它搞定环保组织。这个时候没想到当地的村长还能带着村民一起闹。每当你觉得你已经用钱打点外所有人的时候,总会有一个新的人跳出来要钱。最后韩国的总统都换了两届的,这事儿都没搞定。
其次,印度有一个潜规则是不会告诉你的。印度去年的贸易逆差是1600亿美元。这已经几乎是以色列的外汇储备的。凡是只想从印度赚钱,不能给印度出口创汇的企业,做大了都会被宰。无论是微软、谷歌、亚马逊,还是诺基亚、三星、小米,一个都跑不掉。不然这么大个外汇窟窿怎么来补啊?
最后,千万不能当印度的竞争对手,别忘了印度是想成为乔丹的。小米不是唯一被它搞的企业,华为、VIVO OPPO tktok,哪一个没被它搞过?这个名单还有很长很长,阻止不了你变得伟大,最起码我能确保你别想从我这赚钱。
